2022届硕士毕业生优秀寝室 | D34-405:有梦可期,幸得共行


发布于:2022-03-02 14:48:33


毕业生优秀寝室

春光不负,欣欣向荣

在这个姹紫嫣红的季节

研三的同学们将满怀希望启程

奔向前程似锦的明天

请慢一点,别太匆匆

再把故事从头讲

今天我们邀请到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三位学长,他们在职业规划上的思考与探索,展现了交大学子突破专业的更大可能,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为同学们带来启发。

任 文

化学化工学院

研究可充镁电池电解液

曾获国家奖学金、三好标兵提名

毕业后前往休斯顿大学攻博

郑如秋

化学化工学院

研究聚合物模拟

曾获进博会优秀志愿者、校优秀助教

毕业后前往上海华为工作

吴浩飞

化学化工学院

研究工业催化剂

曾获全国互联网+化学反应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、学业奖学金、研究生优秀奖学金

毕业后拟考浙江省选调生

书山有路勤为径

任文学长是寝室中公认的学霸。他是专业第一,是硕士阶段就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因子论文的“科研大佬”。选择海外攻博深耕学术,似乎是水到渠成的选择。

“我从本科阶段就对学术比较感兴趣,有了未来从事学术工作的打算。本科所在的新能源材料专业核心就是研究电池,于是在考研时选择了交大化院,进入电池相关的课题组。”

做科研是逐渐成长的过程,怀着决心走上科研之路,挫折、尝试都是必经的过程。虽然任文学长轻描淡写,但朝夕相处的舍友们最清楚,丰硕成果背后是旷日持久地投入。“研二上学期很长一段时间,任文结束实验室工作回到寝室时,我们早已经睡了”,郑如秋学长如是说。

“做科研过程中总会有问题,特别是研二是一个瓶颈。通过跟导师沟通、跟师兄师姐们交流,逐渐学会独立提出想法,找到做科研的方法,等到第一篇文章投稿,我对科研有了认知,后面的工作就相对顺利了。”

这正应了一句古话——无他,惟手熟尔。

为了追求学术梦想,任文学长选择赴美攻博。对于想要申请海外博士的同学,学长建议可以跟其他要申请的小伙伴多交流,发挥各自长处,相互修改材料、提醒时间节点、给彼此加油打气,和大家一起走得更远。

海阔凭鱼跃

与舍友任文不同,郑如秋学长进入交大的时候还没有明确的规划,抱着检验学术兴趣的想法他也报考了交大化院。

“我的本科所学和硕士研究内容不一致,在学习中也感受到专业相关的工作可能与自身兴趣、个人条件不太符合。交大这个平台可以给同学们带来很多机会,所以经过硕士几年的尝试,我最终决定转行去华为工作。”

在专业之外找工作,更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铺垫。从研三求职季向前推算,郑学长建议有意转行的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,研一暑假前后就着手准备,可以通过b站、知乎等知识分享平台了解意向工作的能力要求、工作内容,自学相关专业课。对于有多个细分方向的职业,最好先建立对各细分方向的了解,结合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准备,节约时间和精力。

郑学长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。考虑到自己兴趣特点,郑学长决定从事软件开发方向的工作,首先自学开发相关的基础知识,然后通过刷题提升应用能力和应试技巧。在研二春季学期开始为暑假实习投简历,凭借在陶氏、腾讯的两段实习和前期积累,他最终成功获得上海华为offer。

学长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探索,也要有自信——

“交大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是很受用人单位青睐的,即使在面试中表现没有那么突出,很多公司也愿意选择交大的学生,给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成长的机会。”

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。

众里寻她千百度

在寝室三个人中,吴浩飞学长是在职业选择上做出尝试最多的一位。他曾任党支部组织委员、李政道研究所会议志愿者、校巡察办助管,了解体制内的工作流程;也曾前往华住集团做产品运营实习,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切身体会;他在硕士期间考下教师资格证,考虑过成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。最后他选择参加浙江省选调生考试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“我从本科入党之后就在参与党支部的工作,也一直很关注党的方针政策,在学生工作和实习中感受到做选调生是我接受度比较高的工作。离家近是很重要的决策因素,在老家发展,为家乡服务,是很不错的未来选择。”

舍友们对于吴浩飞探索职业规划的努力印象深刻。任文学长说:“浩飞是位很有想法的同学,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颇多思考,在硕士期间努力利用各种实习机会广泛感受不同的职业环境,最终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。”

对于有志于选调的同学,吴学长建议大家早着手,提前准备,先了解目标省份的考情,再做有针对性的备考。先打好理论基础,再逐步结合时事积累,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,可以增加在选调考试中的把握。

那些同路的日子

虽然职业规划各不相同,三位学长在两年半的交大生活中建立了深厚友谊。说起宿舍生活的点滴,大家脸上都流露出怀念的笑容。

回到故事的起点,任文和郑如秋两位学长说,他们在考研初试时就是前后桌,双双进入复试后又碰到一起,当时两人留下联系方式,相约考上交大后申请同一个宿舍。开学后在三人间遇到吴浩飞学长,愉快的寝室生活就这样开始了。

一起吃火锅、团建、在包玉刚健步道跑步、去上海野生动物园玩……一张张快乐的合影见证了三人的友谊。即使在研二各自为实验和实习忙碌,他们仍然对彼此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在遇到瓶颈的日子里,寝室是温暖的家,舍友们是坚实的后盾。

聚是一团火,散作满天星。友谊地久天长。